特朗普2.0金融监管政策的核心逻辑 - 政策基本逻辑为“效率优先、兼顾金融稳定”,侧重点随政权更迭呈“钟摆”式波动 [2] - 旨在降低金融业运行成本和合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维护美元霸权,与拜登政府的严监管形成鲜明对比 [1] - 为在与中国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将金融监管效率摆在更优先位置,通过溢出效应转嫁潜在金融风险的内生动力增强 [3] - 第二任期共和党国会控制力增强,立法阻力降低,监管政策调整将比第一任期更激进,涉及面更广 [3] 加密货币监管 - 可能推出全新的联邦监管框架,核心是结束民主党人对加密货币的“打压”,监管侧重提高效率 [4] - 部分监管职能可能从证券交易委员会转移至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为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钱包提供监管豁免,鼓励去中心化金融创新 [4] - 明确禁止在美国境内发行或推广央行数字货币,认为其威胁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力 [5] - 成立“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以制定数字资产联邦监管框架,由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沙皇”大卫·萨克斯领导 [6] - 授权联邦政府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用于储存执法行动没收的比特币,但受限于联邦法律障碍和资金来源 [7] - 比特币作为储备是对冲通胀和债务的工具,但也可能削弱美元地位,影响复杂;美元稳定币有助于巩固美元主导地位,但监管缺失是挑战 [8] 金融监管机构权力调整 -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执法权受限,部分权力下放到州,未来可能通过立法削减其预算和权限,将其从独立机构变更为向国会直接报告 [10] - 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开始缩减加密货币执法团队规模,可能减少对市场操纵等行为的主动调查,转向依赖行业自律 [10] - 美联储核心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面临不确定性,特朗普可能通过提名亲信担任理事、公开施压等方式削弱其独立性 [11][12] - 货币监理署倾向于放松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监管,允许受监管银行无需许可即可从事常见加密货币相关活动 [13] - 讨论整合银行监管机构,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并入财政部,合并其与货币监理署的监管职能,以削减冗余并强化财政部控制 [14] 其他金融领域监管展望 - 可能在2024年修订版基础上进一步放松巴塞尔协议Ⅲ终局规则草案的资本要求,尤其针对中小银行 [15] - 可能进一步放松“沃克尔规则”,扩大适用范围或允许更多中小银行免受限制,降低银行高风险业务限制 [15] - 对非银金融机构监管趋向灵活性和差异化,以维护美国资本市场全球竞争力,但对系统重要性机构保留必要监管 [15] - 放松反垄断监管和并购交易限制可能促进大型金融科技企业整合;撤销拜登人工智能行政命令,允许金融科技企业更自由开发AI工具 [16] - 衍生品业务政策调整可能放宽对非标准化衍生品的限制、修改“沃克尔规则”、调整“互换交易商”门槛,以降低合规成本 [17]
特朗普2.0金融监管改革:核心逻辑与风险溢出
金融时报·2025-06-09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