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有云“内卷式”价格战升级 云计算市场迎来生死之战
犀牛财经·2025-06-09 11:22

头部厂商价格战策略 - 阿里云2025年一季度发起"史上最大力度降价",核心产品价格降幅20%-55%,覆盖超百款产品、500个规格[2] - 京东云跟进降价策略,承诺"击穿低价再低10%",行业价格战全面爆发[2] - 阿里云2024年营收达1063.74亿元,同比增长37.78%,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从5%提升至25%,年省800亿度电[2] - 2024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948.2亿元,阿里云份额从25.8%升至26.2%,华为云、中国电信紧随其后[2] 行业利润率与竞争格局 - 工业富联2024年云计算业务营收3193.77亿元,毛利率仅4.99%,反映行业价格战激烈程度[3] - 头部厂商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自研芯片比例维持盈利,但毛利率持续走低成为行业共性[4] - 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CR2达38.38%,CR4达60.62%,CR6达71.5%,2025年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合计占云基础设施市场71%份额[11] 中小厂商生存现状 - 金山云2024年营收77.85亿元(+10.5%),四季度调整后经营利润首次转正;优刻得营收15.03亿元(-0.81%),净亏损收窄至2.41亿元[5] - 青云科技2024年营收下滑18.95%至2.72亿元,但毛利率提升至31.66%,通过聚焦AI算力调度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5] - 2025年一季度青云科技营收同比下降37.0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48.62万元,暴露中小厂商现金流风险[5] AI领域竞争升级 - 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价格降至行业最低,挤压中小厂商智算业务空间[6] - 阿里云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建,腾讯云规划5000亿元新基建投资,资本投入规模达中小厂商年营收数十倍[8] - 华为昇腾AI云服务算力使用量同比增长6倍,百度智能云AI收入三年增长近300%,中小厂商受限于研发投入难以突破技术代差[9] 行业创新与资源分配 - 阿里云通过降价推动百万企业上云,技术红利反哺AI研发,通义千问大模型跻身国内第一阵营[13] - 2024年公有云市场增速不及预期,IaaS+PaaS市场同比增速降至15.9%,创近三年新低,反映价格战对行业长期价值的透支[13] - 头部厂商将利润再投入AI、芯片等前沿领域,中小厂商被迫在生存与创新间二选一,加剧行业"马太效应"[14][15] 未来竞争方向 - 头部厂商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技术创新,避免"创新者窘境"[16] - 中小厂商突围路径包括深耕垂直行业(如金融云、医疗云)、强化技术壁垒(如AI算力调度)、拥抱生态开放[17] - 监管层需通过反垄断审查、数据安全标准制定等手段,为中小厂商保留创新空间,推动行业技术升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