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线调研|托举AI,银行寻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9 15:04

行业融资规模与趋势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规模从2015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52.51亿元,实现3.5倍增长 [1] - 银行业正加码AI行业,中国银行提出5年1万亿专项支持计划,深圳分行计划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综合金融支持 [1][3] - 创新信贷产品如"算力贷"涌现,直击算力基建资金痛点 [1] AI企业融资难点 - AI企业面临"三难":无固定资产抵押难、技术估值难、风险控制难 [1] - 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部分银行难以识别企业科技含量和行业前景 [1] - AI企业"强创新、高风险"特点导致研发投入占比高,财务风险大,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意愿 [2] - AI企业"长周期、高投入"特点与银行资金属性不匹配,回报周期可能远超贷款期限 [2]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专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和专营机构,如中行深圳市分行设立科创金融与综合经营部 [4] - 创新信贷产品如"算力贷"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针对算力需求井喷提供支持 [4] - 风控体系升级,除传统财务指标外,重点关注技术实力、研发团队、知识产权等非财务指标 [4] AI技术赋能银行业 - AI技术重塑银行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个性化推荐与服务 [5] - AI替代重复性、标准化工作,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5] - AI辅助信贷审批,提升速度和精准度,如腾讯金融尽调助手将尽调时间从一周缩短至一小时 [5] - 中行推出"中银企易达"和"中银科创夸腾系统",助力企业画像筛选、贷前营销、授信发起等 [5][6] 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强调需建立多层次支持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 [6] - 优必选案例展示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从天使轮到IPO上市各阶段资本力量缺一不可 [7] - 越疆科技从众筹起步,通过一级市场融资和银行授信支持发展 [7] - 建议股权市场引入更多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债权市场加大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授信支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