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医疗行业的同工同酬到底有多难?
虎嗅·2025-06-09 16:18
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医学界内分泌频道,作者:渣护比肝,题图来源:AI生成 "在省级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是1200元,你觉得低吗?"这个问题像块年久失修的警示牌,立 在医疗行业改革的路口。 十年前有人这样问,十年后依然有人这样问,而答案始终悬在半空——既不是惊天动地的新闻,也不是 讳莫如深的秘密,倒成了业内心照不宣的"便宜货"掠夺者的挡箭牌。 一 某省会城市三甲医院的财务室里,两份工资单静静躺在抽屉两侧:一份写着"编制内职工",另一份 是"聘用制人员"。前者的基础薪资栏填着8000元,后者却赫然写着1200元。 讽刺的是,他们在同一间诊室接诊,共用的亦是同一台电脑。 2015年基层医院的中级职称医生,基本工资加上补贴后月均5000~6000元,而省级医院的"正式工"基础 薪资竟是其近四倍。 看似悬殊的差距背后,藏着中国医疗体系特有的双轨制:编制就像隐形的金钟罩,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曾私下透露:"我们科里最忙的夜班医生,有三分之一是合同工,他们的夜班费 却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 同工同酬:说出口容易,落笔难。 2023年最新出台的医共体薪酬改革文件里,"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