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行业“生死战”:高风险客群资金成本高涨,“24%+权益”模式潜滋暗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9 19:29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助贷行业的"大考"也已进入倒计时。 4月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以下简称"助贷新规"),推动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助贷新规"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留给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 融公司以及其他助贷产业链玩家的时间已不到4个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多家助贷平台、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发现,从助贷新规正式发布的两个月来,行 业在信息披露、资金成本、运营模式等方面均已发生变化。 在面向资金方的强监管格局下,以符合合规要求的综合融资利率24%为界,助贷平台融资成本出现"分 层":年化利率24%以上的贷款产品资金成本大涨,年化利率24%及以下贷款产品的资金成本下降。可见, 资金正在涌向24%以下的优质贷款客群。 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和资金方放弃了24%以上的客户群体。 记者注意到,"24%+权益"类的业务模式开始兴起,与以往通过虚高会员费、信息服务费推高借款人实际贷 款费用不同,这一模式通过提供免息、提额等金融权益,以及各类电商会员等生活权益,由平台与合作方 共同提供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