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济整体概况 - 夏日经济呈现多元化形态,涵盖清凉消费、避暑旅游、夜经济和新兴业态,成为激活消费市场的"热引擎"[2] - 从传统商品到新兴体验,多元场景的创新与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体现经济韧性[8] 清凉消费 - 空调销售进入高峰期,7月购买和置换新机的顾客比6月多了一倍,安装师傅20天内安装88台空调,单日最高安装8台[3] - 京东数据显示空调销售额6月环比增长超400%,7月以来销量再提升50%[3] - 防晒装备需求旺盛,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冰袖、防晒服、遮阳帽等销量同比显著增长,"什么值得买"平台统计上半年防晒衣GMV同比增长90.7%[3] 避暑旅游 -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承德、西宁、伊春等避暑胜地暑期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70%、77%、71%,草原游预订量同比飙升255%,市场热度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4] - 贵州兴义万峰林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超60%,吸引上海、武汉等地游客,当地"蛋炒饭一条街"为村民年增收超700万元[4] - 避暑游从单一打卡升级为深度体验,宁夏沙坡头、新疆草原、云南山水等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流量[4] 夜经济 - 商务部调查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经济成为夏日经济的"第二主场"[5] - 平顶山西苑夜市实现场景化消费升级,兴义马岭河夜间集聚区推出星空流动集市、后备箱集市、帐篷集市等新花样[5] - 夜间文化体验升温,乌镇"古镇消夏节"、青岛实景话剧《烟火人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旅游"模式形成乘数效应[6] 新兴业态 - 南京江心洲"宠物经济"火爆,萌宠互动、宠物主题露营、宠物友好餐厅吸引爱宠人士[7] - "毕业旅行"和"研学游"成为热点,00后群体旅行预订量大幅增长,广西南宁"自然课堂"、甘肃敦煌"泥坯画手作"、湖北秭归"屈原文化之旅"等产品将知识融入旅游[7] - 平顶山新华区"体育+消费"模式形成消费闭环,1957创意园台球公开赛联动20余家商户推出"消费满减",西吴庄村"又见炊烟"庭院单日营业额达1.3万元[7]
夏日经济热浪涌 消费活力正释放
搜狐财经·2025-06-09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