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股市对赌协议引关注,法学专家呼吁加强穿透式监管
第一财经·2025-06-09 20:16

对赌协议的现状与问题 - 实体经济企业家常陷入"不签对赌融不到资,签了对赌沦为资本奴隶"的困境 [1] - 对赌协议被过度使用且条款设置不当,引发司法领域高度关注 [1] - 新型与二级市场股价挂钩的对赌协议出现,对司法实践和证券监管带来挑战 [1] - 规避监管的行为包括IPO前口头约定股价对赌协议,上市后补签正式协议 [3] 对赌协议的市场影响 - 与市值挂钩的对赌协议迫使企业牺牲长期战略以完成短期股价指标 [4] - 对赌协议可能异化为资本侵蚀实体经济的工具 [4] - 投资方有动机通过操纵股价提高回购或补偿金额,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4] - 控股股东与投资者私下达成对赌条款会架空董事会决策权,挤压企业创新空间 [5] 监管与法律挑战 - 证监会要求IPO前清理四类对赌协议,但实务中规避手段层出不穷 [3] - 目前缺乏对上市后补签对赌协议的明确监管规则 [4] - 日本公司法规定任何抽离公司资金的对赌行为均无效,仅允许透明化激励方式 [8] 监管升级建议 - 构建"穿透式监管"与"技术赋能"的综合治理体系 [7][8] - 建立对赌协议备案系统,未经备案视为无效 [8] - 明确禁止规避披露行为,司法层面确立"上市后补签对赌协议无效"原则 [8] - 推动监管与司法协同,最高法院发布指导案例统一裁判标准 [8] - 与二级市场股价挂钩的对赌条款应事后认定为无效 [8] 行业规则完善 - 资本市场规则由判例书写,个案认可可能引发行业无序扩张 [9] - 亟需打破"监管出规则、法院标准不一、资本钻空子"的恶性循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