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习笔记|新质生产力从三个维度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9 20:20

全球产业链格局变迁与新质生产力 空间维度:全球产业链分工细化与多极化 - 全球创新格局多极化推动产业链分工细化,新兴市场加快培育技术优势并布局未来产业,产业链迁移呈现双向网络化趋势 [2] - 美日欧在半导体制造等尖端领域保持主导地位:2022年德国、美国、日本高新技术出口规模分列全球第二、第三、第十位,美国在微处理器领域领先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突破,宁德时代、长城等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显著增长,5G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2] - 东盟等新兴市场通过优惠政策布局数字产业,跨境电商、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需求旺盛,信息科技成为渗透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方向 [3] 供应维度:新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 - 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工业软件、智能终端等产品普及,技术赋能覆盖供应商至客户全链条 [4] - 生产端智能化:数字技术助力产品设计建模,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使生产效率提升50%(麦肯锡数据),能耗降低22%,废品减少55% [5] - 流通端扁平化:跨境电商、数字支付等新业态兴起,数字贸易实现直接交易(B2B/B2C模式),打破传统多级分销体系 [5][6] - 消费端精准化:大数据分析优化营销策略,零售业实现线上线下与智能物流融合,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 [6] 价值维度:科技创新驱动附加值攀升 - 新质生产力通过结构创新与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科技要素帮助经济体突破"低端锁定":越南通过技术引进再创新,成为过去10年全球创新指数增长最快经济体之一 [7] - 科技跃迁提供跳跃式发展路径:AI等技术使后发国家可直接切入价值链中高端,打破渐进式升级传统 [8] - 数字创新优化产业链: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平台经济促进跨界融合,数字技术解决产业链升级中的"卡点"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