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涉及社保就医等 “民生10条”回应急难愁盼
北京商报·2025-06-10 00:36

社会保障与公平性 -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1][3] - 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 [3] -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3]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 [3]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建立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劳动伤害帮扶机制 [3] 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 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 [4] - 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4] - 202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67%,城镇户籍人口比重仅50% [4]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扩大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5] - 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5]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5] 医疗资源优化布局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 [6]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6] - 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6] "一老一小"普惠服务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6] - 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 [6] - 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6] - 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用人单位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 [6] 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 加强社区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7] - 支持社会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功能复合的多用途运动场地 [7] - 支持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 [7] - 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税收等方面支持家庭发展政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