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作家和AI协作,能否斩获诺奖?”
南方都市报·2025-06-10 07:05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生产 - AI成为个人、产业与城市的"必选项","超级创作者"概念高频涌现,人机协作突破创作边界[2] - 深圳作为AI技术最前沿城市,科技与社会碰撞为创作提供鲜活素材,建议专业作家光明正大使用AI工具,同时释放青少年想象力[3] - 七岁孩子借助AI工具20天完成诗词绘本创作,培养提问能力与创新思维[4] - AI在中美关税战期间一夜生成15万字《中美关税战之下个人生存指南》[4] - 某剧80%剧本由AI生成,AIGC在影视业内实现全流程辅助创作与低成本高质量内容生成[5] - 遥感技术深度挖掘传统艺术背后的地理信息与时代背景,提供穿透性研究视角[5] - AI推动创作个体向高效、突破边界的"超级创作者"进化,实现技术、艺术、审美与教育平权[5] AI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多层次政策支持,涵盖硬件、算力、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基金扶持及人才政策[7] - 深圳拥有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全年语料交易与跨境语料交易位居全国第一[7] - 深圳形成头部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初创企业的AI产业梯队,鹏城实验室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7] - 深圳拥有最年轻人口、最活跃思维、最前沿技术与最强消费力,为AI文化创作提供理想土壤[8] 文化创作新范式 - AI赋能文化生产已颠覆传统模式,人类作为"把关者"角色愈发重要[8] - 深圳探索"人工智能+文化"发展路径,推动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8] - AI有望助力深圳创作匹配其经济成就的文学巨作,实现文化领域的后发制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