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朋友圈持续扩大, 东南亚五国专家学习长江江豚保护经验
长江日报·2025-06-10 08:29
这个被唤作"方方"的小家伙,正是中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中一个意外又温暖的生命注脚——它曾因网箱内小鱼的美味诱惑奋力扑 腾,被眼尖的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工作人员余秉芳发现并收编,取名"方方",从此在保护区安家落户。 "方方!方方!"6月5日,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网箱内,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伊 姆·拉赫纳拿着小鱼,呼唤着江豚的名字。 方方栖息的天鹅洲,如今已是近80头江豚的乐园。然而时光倒流35年,这里仅有5位"开拓者"。1990年,当中国科学家首次尝试将这批 长江江豚引入天鹅洲长江故道水域时,全球尚无鲸类动物迁地保护的成功先例。令人欣喜的是,江豚在这里适应良好,还成功实现自然繁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伊姆·拉赫纳呼唤方方,给江豚喂食。 东南亚五国的代表交流伊洛瓦底江豚的种群现状。 支撑。 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蔡家奇指出,迁地保护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保种群体,避免物种灭绝,为自然栖息地恢复争取宝贵时间。天鹅 洲的实践数据,有力印证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从最初引入5头江豚,种群曾壮大至101头。尽管为支援其他保护区建设,先后输出51头个 体,天鹅洲核心种群仍稳健维持在75头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