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指数越涨,估值为何反而越低?
新浪基金·2025-06-10 11:52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CNI)在2025年1月2日至6月6日期间,点位由1094.51点攀升至1741.45点,但动态市盈率(PE-TTM)从年初的50.98倍下降41%至30.12倍,较今年2月峰值64.28倍下降53% [1] - 该指数最新估值位于近五年间11.17%的分位点,意味着其估值比该区间近90%的时间都要便宜 [1] 盈利改善驱动估值消化 - 根据市盈率计算公式(PE = P / EPS),当企业盈利增速(EPS增长)持续超越股价(P)上涨幅度时,就会出现"股价上涨、估值反而下降"的现象 [1]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创新药企业展现出强劲的盈利改善趋势,板块估值的下行是盈利增长对估值的良性消化 [2] 行业财务数据表现 - 港股创新药企营收从2018年127.8亿元增至2024年485.3亿元;A股创新药企营收从2018年300.7亿元增至2024年628亿元,2025年一季度达166.8亿元,同比增长21.51% [4] - 2024年两市创新药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02.4%,达到2.25亿元,实现近七年首次整体盈利,标志行业从"高投入研发期"逐步转入"管线收获期" [4] 行业增长动力 - 创新药出海加速:截至2025年5月,全球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项目(首付款在5000万美元以上)中,有42%来自中国企业,而2024年全年比例为27%,2018-2019年均为零 [5] - 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利润有望修复 [5] - AI浪潮下生物医药研发深度获益,资本市场回暖利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研发,相关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