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联赛概况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由13个地级市组建球队参赛,赛程为5月至11月,共516名球员参与[4] - 截至发稿已完成3轮18场比赛,线下场均观众超1万人,徐州vs连云港场次创中国业余比赛观众纪录(22,198人)[5][7][16] - 线上热度爆发:抖音话题苏超联赛播放量23亿次,全网累计播放量超50亿次,超越中甲联赛(20亿次),接近中超联赛(50亿次)[5][16] 赛事亮点与传播效应 - "南哥之争"成首个热点:南通队三轮后积分榜首,南京1:2负于南通后引发全网玩梗,相关视频获赞超11.2万[7][9] - 宿迁vs徐州场次因"楚汉之争"历史背景引发激烈对抗,队医上场19次/担架抬走6人,被称"没有假球,全是世仇"[9] - 常州队因3轮仅进1乌龙球成为玩梗焦点,网友创作"吊州→巾州→丨州"等谐音梗,相关视频单条最高获赞60万[12][35] - 经济强市苏州/无锡/常州表现不佳,被戏称为"太湖三傻",网友调侃"靠近太湖全是水货"[14] 商业化与文旅联动 - 商业价值显现:赞助商/转播权咨询激增,央视频/抖音/懂球帝/虎扑等平台加入转播[40] - 文旅消费拉动:江苏省推出1800余项文旅活动+1300项惠民措施,主场城市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41][43] - 文创周边热销:常州恐龙园"十三妹"玩偶预售2小时超300单,"叫南哥"/"太湖三傻"等主题商品受追捧[41] 成功因素分析 - 基础设施优势:江苏所有地级市GDP超4000亿元,高铁网密度全国第一,参赛交通成本低于100元/门票0-10元[17] - 地域文化赋能:"散装江苏"的竞争传统(如大哥之争/楚汉之争/早茶之争)强化赛事火药味,网友创作2万+条玩梗内容[17][39] - 官方参与助推:数十个江苏文旅账号下场玩梗,如常州文旅"笔画守卫战"视频获赞60万,无锡文旅改编《阿刁》获赞10万[35][37] 行业对比与启示 - 对比传统赛事:苏超场均观众(1万+)超中甲(6400+),接近中超(1.9万),但商业开发仍处早期阶段[16] - 差异化特质:相比村超的少数民族风情,苏超核心卖点为"地域梗+松弛感",允许网友无压力调侃[19] - 不可复制性:山东/广东等省尝试类似联赛可能面临城市实力失衡问题,需挖掘本地特色(如广东"百族联赛"构想)[43][45]
“爱内斗”的江苏十三太保,把苏超办成了爆梗制造机
36氪·2025-06-10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