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发展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身家203亿美元,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越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3亿美元 [4] - 王宁财富增长主要源于潮玩IP Labubu的全球爆火及公司股价飙升,Labubu所属IP系列THE MONSTERS 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暴增726.6%,占公司总营收23.3% [5] - Labubu 3.0系列"前方高能"全球发售引发多国抢购,美国、英国等地门店几分钟售罄,英国伦敦甚至因顾客争抢爆发斗殴事件 [5] - 泡泡玛特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1倍,2025年内上涨174%,王宁持有公司48.73%股权,持股市值约1643亿港元(1500亿人民币) [5] - 公司通过"IP出海+情感消费"模式实现全球化发展,完成从中国品牌到全球化发展的跨越 [7] 产品质量问题 - Labubu 3.0系列"前方高能"预售产品发货延迟至6月15日,二手平台溢价高达26倍,隐藏款叫价超2600元 [8] - 消费者投诉产品存在歪头、掉漆、开线、秃毛等品控问题,黑猫投诉平台共有219条相关投诉 [8] - 部分产品质量缺陷明显,Labubu 3.0系列被曝"歪头率超5度""掉色"等问题,部分消费者认为质量不如非官方渠道产品 [10] - 泡泡玛特未披露量化质检指标,消费者需自证瑕疵(如提供开箱视频),客服将结构性缺陷归为"艺术玩具特性" [12] - 售后流程繁琐,换货周期长达1-2个月,且多次换货后仍获瑕疵品 [12]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泡泡玛特近30天收到343条投诉,仅46条解决完成,解决完成率13.4% [13] 供应链管理 - Labubu 3.0系列因不同工厂生产出现"长短手""腿部空心"等差异,与年报中供应链"稳定性"承诺冲突 [15] - 黄牛泛滥导致普通消费者难以通过官方渠道原价购入热门款,门店常处于"补货中"但黄牛优先获取货源 [15] - 店员解释"无法区分普通顾客与黄牛",暴露供应链信息协同缺陷 [15] - 黄牛利用外挂软件抢购囤货,并与泡泡玛特店员存在刷盒行为,公司未能有效识别和拦截 [17] - 供应链管理问题反映公司从"快速扩张"转向"质量优先"过程中的深层矛盾 [17] ESG管理 - 泡泡玛特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规范》《手办产品质量标准手册》等制度管理生产流程 [10] - 注重产品结构安全性,通过严格评估和测试确保研发符合高标准 [10] - 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并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控 [10] - 针对手办类产品制定瑕疵外观评判标准,优化常见瑕疵工艺环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