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多家银行网点大额存单期限普遍"缩水",最长仅剩两年期产品,且额度持续紧俏 [1] - 银行主动打响负债结构优化战,全面下架高成本长期存款、引导储户转向灵活产品,同时借力理财与结构性存款开拓新战场 [1]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 43%的历史低位,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压降高成本长期负债缓解压力成为必然选择 [2] 银行策略调整 - 停止发行五年期大额存单是银行管理负债端成本的措施之一,以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 [1] - 银行普遍下调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2 6%大幅下调至2 4%甚至更低 [4] - 银行更倾向于通过短期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工具吸引资金,这些产品结合固定收益与金融衍生品,既保障本金安全又提供潜在高收益 [4] - 银行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短期理财和结构性存款的占比,以顺应投资者流动性管理需求 [4] 利率变化 - 大额存单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三年期产品利率多在1 55%~1 75%,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0个基点 [3] - 五年期产品的利率优势不再明显,而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低门槛产品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 [3] 投资者建议 - 投资者可将闲置资金部分流向三年及以内的定期存款、短期大额存单,保障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锁定有限的稳健利息 [5] - 可关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高信用、流动性尚可的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往往高于同期定期,风险低 [5] - 适度参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和优质债券基金,这些产品一般收益高于活期,同时能根据个人风险偏好选择不同风险等级 [5] - 对于有更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适当增加优质蓝筹股、指数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获取更高的长期回报 [5] 银行负债管理 - 银行着力优化负债结构、推动负债的量价平衡发展,例如加大代发、提升结算资金的留存 [6] - 加强结构性存款规模与定价管理,加大主动负债的发行与吸收,主动管理与带动整体负债成本的下降 [6]
五年期大额存单难觅 投资者该怎么选?
中国经营报·2025-06-10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