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超不是遮羞布,也不是救命稻草
虎嗅·2025-06-10 16:25

赛事概况 - 赛事全称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昵称"苏超",由江苏省体育局与各地市政府联合主办,各地市体育局、省足协和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承办 [7] - 赛事不属于中国足协主办的现有联赛体系,也没有升降级关系,是政府主导参与的业余赛事 [8] - 13支地级市球队参赛,第一阶段单循环12轮比赛决出排名,前8名进行淘汰赛,赛程从5月持续至10~11月 [9] - 球员注册要求:16~40岁业余球员,需满足当地户籍、社保或学籍条件,每队允许3名职业联赛注册球员作为"外援" [10] 球队构成 - 南通队由海门珂缔缘俱乐部组建,多数球员为俱乐部青训培养,部分来自中乙梯队,保持一天两练的职业化训练强度 [12][15][17] - 泰州队与长春亚泰达成青训合作,队内包含部分亚泰U21球员 [19][20] - 南京队主要由前江苏舜天球员和雨花台中学校友组成 [22] - 镇江队一半球员来自江苏大学校队,另一半为有青训经历的业余球员,包括空调维修工、宽带安装员等职业 [22][24][25] 赛事热度 - 首轮后门票从赠票变为一票难求,场均观众超1.5万人 [32][39] - 端午假期推出"跟着苏超去旅游"活动,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00%,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增长14.63% [59] - 赛事带动地域文化传播,如"散装江苏"、"谁赢谁当省会"等网络梗广泛传播 [49][52] 经济基础 - 江苏省2024年GDP达1.9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全球第12,13个地级市均为二级财政,发展均衡 [34] - 经济实力支撑赛事运营,票价多为免费或5~10元低价,旨在赚人气和流量而非直接盈利 [36][37] 社会影响 - 赛事强化城市归属感,球员为家乡而战,观众为城市荣誉助威 [42][43][44] - 为青训球员和前职业球员提供展示平台,部分球员因此获得职业俱乐部关注 [57] - 赛事推动足球文化普及,吸引非球迷群体参与,形成社区足球氛围 [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