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到底卖了多少钱?
虎嗅·2025-06-10 17:09

并购压价现象 - 当前市场存在实控人与收购方联合压价清退中小股东的现象[1][2] - 该现象在经营困难或寻求退出的企业中尤为普遍[25][26] 月子会所案例 - 10年前北京某五星酒店模式月子会所由两位股东六四分成经营[6]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会所陷入微盈利状态 运营资金难以为继[8][10] - 大股东通过信息差以极低价清退小股东 后以10倍估值转售给上市公司[17][18] - 案例显示同业并购方对资产的价值认定远高于外部投资者[20] 当前市场操作模式 - 收购方需求集中于低价全资收购并保留核心人才[27] - 实控人常通过摆烂、暴雷等手段施压小股东接受0.5-0.1折估值退出[29][38] - 补偿机制可能采用非现金形式如职位承诺或业务合作[34][35] - 典型操作包括分拆协议签署 将资产后续装入新主体[34][36] 信息不对称问题 - 投资机构因投后管理薄弱难以评估企业剩余资产真实价值[40] - 行业并购价值与财务投资价值存在显著认知差[20][40] - 部分案例中200万即可清退机构投资者 较原估值缩水超99%[39][41] 行业特征 - 濒临倒闭的独角兽企业仍可能含有高价值细分资产[25] - 医疗配套等重资产模式加剧行业分化[9] - 并购基金逐步替代实控人成为资产过手的主要通道[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