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连旅顺口区:产业强基 人才赋能 文明铸魂 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中国发展网·2025-06-10 17:06

产业振兴 - 旅顺口区作为全国首批"大樱桃地理标志产品核心生产基地",通过"五维联动"系统实践构建乡村振兴模式[1] - 4.7万亩樱桃种植基地采用"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曹家地村开发"土特产IP"延伸出樱桃酒、气泡水等衍生产品[2] - 东泥河村首创"电商村"模式,年对接30余家全国采购商,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领域[2] - 大连金元樱桃园艺公司运用"可移动促早"技术使樱桃1月中旬成熟,价格达6月份的5-10倍[2] 品牌与文化赋能 - 旅顺大樱桃入选2025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北纬39度黄金产区"地理标志使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2] - 盐厂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张家村、袁家沟村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全区形成品牌调解工作室集群[3] - 皮雕手工技艺等6项传统工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通过"农民大讲堂"培育207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3] - 开发红色旅游和"一村一品"乡村休闲游,文旅融合业态带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3] 技术与生态支撑 - 建立"四位一体"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培训3500余人次,培育4名新型农业经营带头人,9名农机手获国家级认证[4] - 丰科樱桃园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建成5个省级兽用抗菌药减量示范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9.7%[4] - 生物防治技术发放4万个赤眼蜂卡,实现虫口夺粮40万公斤[4] 组织与经济效益 - 创新"跨村产业联合党委"机制,7个产业党建联盟带动7301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4] - 村党组织领办3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年收益近3000万元[4] - 大樱桃产业裂变为"种植+加工+文旅"复合业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885元(同比+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