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与产业趋势 - 中国经济进入"制造立国"新阶段,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增长核心力量,通过产业基础再造、核心技术攻坚等方式对冲地产下行 [1][54] - 2025年GDP增长目标5%有望实现,制造业投资与广义基建形成"两大对冲"机制,消费与出口呈现此起彼伏态势 [4][22] - "Deepseek时刻"在多个领域涌现,如AI、半导体、军工等,推动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实力和制度红利重新评估 [37][39] 中美关系与全球格局 - 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战略,通过关税、科技封锁等手段重塑全球分配体系,但长期战略存在内在矛盾 [1][21] - "修昔底德陷阱"叙事被过度简化,中国无意挑战现有国际秩序,而是通过全球发展倡议等方案解决和平与发展赤字 [27][28] - 全球南方国家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力量,中国出口结构呈现"非美贸易对冲对美贸易"特征 [34][35] 房地产市场转型 -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8.3%降至2023年6.3%,开发投资占固投比重从31%降至19.5% [52][53] - "土地财政"收入(含出让金和5税)较2021年下降3.9万亿,占财政收入比重从37.6%降至26.7% [59][60] - 地产对GDP贡献率转负,2023年拉动点为-0.3pct,政策转向通过制造业和基建投资进行替代 [53][54] 宏观经济政策 - 存量政策聚焦政府消费和广义基建,货币政策侧重宽信用;增量政策预留空间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2][61] - 财政政策底线思维明显,2025年赤字率或达4%历史高位,特别国债5000亿注资银行 [123][124] - 宏观政策超越传统调控,更关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高质量发展维度 [22][23] 资产配置方向 - 科技领域聚焦国产替代和AI应用,消费板块关注新成长性机会,债券资产受益理财规模扩张 [23][135] - 黄金受"去美元化"趋势支撑,商品供需关注新兴产业需求和安全储备需求变化 [23][137] - 低通胀环境下红利资产具备韧性,政策博弈存在结构性机会 [23][128]
2025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及资产配置展望:拨云见日-德邦证券
搜狐财经·2025-06-10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