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新规发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 两项规范是《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的细化和配套,旨在解决违规经营、涉赌涉诈、套码套现、转包分包、风险传导等问题 [1] - 规范明确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自律评价的具体内容、行业标准与操作流程 [1][4] 收单外包服务定义与范围 - 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指经批准成立、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的合法机构 [2] - 业务类型涵盖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商户维护、终端布放维护、聚合支付技术服务 [2] 《评价规范》核心内容 - 列示30种风险行为,包括外包机构违规经营被行政处罚、参与洗钱欺诈、从事商户资金结算、转包分包、伪造商户交易信息等 [3] - 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明确黑名单管理标准及风险信息共享要求 [3] - 持牌机构发现合作外包机构评价不合格需在20个工作日内终止合作,其他持牌机构不得与之建立新合作 [3] 《备案规范》核心内容 - 包括备案申请、信息审核与公示、备案信息管理、取消备案、异议处理等八章三十四条 [5] - 明确外包机构备案条件、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规定信息变更、自愿退出流程及取消备案情形 [5]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短期将加速行业洗牌,高风险小外包机构面临淘汰,解决支付渠道空心化问题 [3] - 长期合规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外包机构(如具备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认证的企业)将获得更多业务机会 [7] - 协会将加强全链条管理,推动外包机构备案、持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开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 [6] 聚合支付特殊监管 - 聚合支付属于技术密集型机构,涉及多渠道交易信息整合与转接,数据安全风险较高 [7] - 需实施差异化管理,合规与技术能力将成为外包机构核心竞争力 [7]
警示30种风险行为!两项新规规范支付外包服务行为
国际金融报·2025-06-10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