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 - 截至6月9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4月低点以来均涨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2] - 一季度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大涨23.63%,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3]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2024年2月最低点498.08点升至1133.5点,最大涨幅超110%,当前点位1017.22点,区间涨幅超80% [26]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规模突破50亿元,二季度以来净流入6.88亿元 [3] 南向资金动向 - 3月1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96.26亿港元,刷新2014年开通以来单日纪录 [11] - 4月9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355.86亿港元,首次突破300亿港元 [11] - 截至6月9日,南下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6200多亿元,超2014-2023年任一年度总额 [12] - 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成交额占港股主板比例屡超50%,单日净买入屡破200亿港元 [15] 流动性环境 - 香港金管局5月初向市场投放近1300亿港元,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启动结钱周期 [17] - 1个月期HIBOR利率从4月底的4.06%骤降至0.6%附近 [17] - 中信证券预计港元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充沛,因外资对中国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点 [19] 行业与企业动态 - 2025年港股累计回购798.36亿元,腾讯控股以290亿港元居首,美团、快手回购金额分列市场前列 [19][20] - 南向资金重点买入阿里巴巴(932.15亿港元)、美团(325.05亿港元)、腾讯(297.76亿港元) [21][22]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成分股中,阿里巴巴(16.81%)、小米(16.62%)、腾讯(15.25%)权重最高 [20] 估值与全球比较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22.73倍,处于近十年14.3%分位 [28] - 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40.52倍)、标普500(26.91倍)等全球主要指数 [29] - 恒生指数市盈率10.77倍,恒生科技指数21.35倍 [29] 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5年港股IPO募资总额突破776亿港元,同比激增逾7倍 [30] - AI产业浪潮成为新周期主导力量,中国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23][24] - 民营企业座谈会科技企业参与度提高,平台经济政策转向积极 [23]
炸裂式扫货!四度称牛
格隆汇·2025-06-10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