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基金遭遇密集解约,公募代销渠道面临重塑
第一财经·2025-06-10 19:30
公募代销行业渠道变革 - 公募管理人正在重构渠道合作策略,渠道投入产出比成为关键考量[1] - 近一个月已有近40家机构与民商基金终止合作,涉及长城基金、富荣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1][2] - 独立基金代销机构遭遇"解约潮",折射行业深度转型期渠道变革[3] 代销机构合作终止动态 - 6月10日民商基金代销基金公司数量减少至41家,较此前大幅下降[2] - 今年以来至少8家代销机构与公募终止合作,包括上银基金、中原银行、北京中植基金等[2] - 民商基金成立于2016年,2017年获基金销售牌照,由银行业专业人士发起[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共94家,占全行业394家销售机构的24%[4] - 头部效应显著:天天基金、盈米基金等8家机构代销产品超1万只,合作基金公司超160家[4] - 尾部机构生存艰难:超20家独立销售机构代销产品不足百只[4] 代销机构主动退出趋势 - 2023年以来多家机构注销牌照,包括喜鹊财富、中民财富等独立销售机构[5] - 行业自然出清机制优化生态,中小机构面临更大生存压力[5] - 投资者选择逻辑从费率比较转向全面评估合规资质和服务体系[5] 未来行业演进方向 - 马太效应强化,资源加速向头部平台聚集[5] - 专业能力取代规模扩张成为核心竞争力[5] - 费率改革深化将重塑行业盈利模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