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投资”方法论 ① | 以时间丈量价值,以理性锚定未来
搜狐财经·2025-06-10 19:43

资本市场改革背景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新"国九条"将"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列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任务 [2] - A股市场长期存在追涨杀跌、热点炒作、资管行业规模导向等问题,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2] - "三投资"理念旨在通过重塑资金属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注入源头活水 [2] 资管行业转型挑战 - 公募基金面临规模狂欢后的"信任赤字",银行理财30万亿体量与权益配置不足5%的错配焦虑 [3] - 保险资管存在"长钱长投"的机制之困,信托行业面临投研能力与风险偏好的拉锯 [3] - 资管机构需平衡长期价值与短期考核、服务实体与客户诉求、能力建设与市场压力 [3] 资管机构差异化实践 - 公募行业以"逆周期服务"缝合信任裂痕,汇添富将"客户持有期"嵌入考核,万家基金在市场冰点鼓励定投 [3] - 银行理财以"低波稳健+"策略重构竞争力,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将产品久期拉长,通过红利策略、ETF工具与跨市场配置平衡风险收益 [3] - 保险资管革新机制,太平资产推动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60%,以"偿二代"风险因子调降释放科技投资空间 [3] - 信托行业发挥制度优势,上海信托以"财富账户信托"打通代际传承与长期投资,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耐心资本" [3] - 券商资管聚焦"买方视角"重塑生态,中泰资管构建三年长周期考核,国君资管以量化归因工具动态纠偏投资动作 [3] 政策与量化标准 -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发布18项量化指标,为"三投资"理念提供可落地的评价框架 [4] - 评价机构推出"能力—运气"分离模型,倡导"规模—业绩"平衡机制 [4]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督促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4] 长期发展展望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长钱"浇灌 [4] - 居民财富管理升级渴求"稳健回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呼唤"稳定器"护航 [4] - 践行"三投资"理念是构建资本市场发展新动能的长期工程,需政策端、资管机构与投资者共同推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