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闲置土地”处置机制 深圳为超大城市探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0 21:29
深圳闲置土地处置改革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健全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闲置土地处置和收回机制 完善土地闲置费收取标准与闲置时长挂钩政策 创新土地盘活利用方式 [1] - 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深圳作为产业用地需求旺盛但新增建设用地有限的城市 其改革措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3] - 现有闲置土地分为三类:超期未动工满一年 已动工但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额不足25% 中止开发满一年 [1] 现行处置政策框架 - 自然资源部2012年修订《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将闲置原因分为政府原因和非政府原因 政府原因可延长开发期限或置换土地 非政府原因满一年按土地出让金20%征闲置费 满两年可无偿收回 [2] - 地方政府近年探索新方法 如甘肃建立处置台账 分类清理批文 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等 [3] 深圳改革方向分析 - 深圳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中443平方公里为不可开发山地 新增建设用地受限 [4] - 产业用地需求旺盛 现有供应方式难以满足新产业新业态需求 需推进土地供给侧改革 [5][6] - 专家解读深圳可能细化闲置费阶梯式收取标准 按不同闲置时长分档增加成本 激励加快开发 [6] - 盘活方式或包括土地整理 再开发 功能转换 释放土地优先倾斜重大产业项目 [6] - 2023年深圳尚未收储房地产闲置土地 新政策可能推动专项债收储加速 [7] 行业影响 - 改革将提升土地盘活效率 释放存量资源 对超大城市土地管理具有示范效应 [6][7] - 产业用地保障强化 有利于支撑深圳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