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倒计时,南京试点碳服务助企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0 21:52
欧盟碳关税政策影响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明年1月初开始征收 企业需建立"碳账本"以满足出口要求 [1] - 欧盟碳关税政策落地导致供应链韧性受考验 未达标企业可能被迫退出主流供应链体系 [1] - 德国博世等核心客户要求披露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 企业需完成近20个出口产品的碳足迹核算 [2] 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 显性碳成本和隐性碳成本急剧上升 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面临被淘汰风险 [1] - 土耳其 墨西哥等国通过税收和地理优势争夺电动汽车等行业订单 加剧市场竞争 [2] - 企业在CBAM填报过程中面临数据不稳定性 标准差异性和计算不可追溯性等问题 [2] 应对措施与试点服务 - 绿色低碳工作组开展"碳足迹核算+CBAM填报+法规咨询"三位一体试点服务 [3] - 工作组从原材料采购到运输销售各环节切入 帮助企业创建自主填报模板 [3] - 企业计划通过供应链布局 产品节能减排和市场布局三方面应对绿色壁垒 [3] 碳数据监管体系 - 欧盟海关通过系统比对企业碳数据 进出口数据和第三方核查报告确认数据真实性 [3] - "碳账册"机制将绿色低碳信息纳入监管链条 形成透明可追溯的绿色通关数据体系 [4] - 南京海关数据分中心将开展集中培训 帮助企业掌握合规归类方式降低碳关税风险 [5] 行业现状与认知问题 - 国内企业对碳填报认知不足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更关注生存而非绿色低碳议题 [4] - 企业普遍未意识到全球供应链关联性 可能间接受到碳政策影响 [4] - 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提示 避免企业被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