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气粗、专业“实用”,这些“第四代”大学正崛起
第一财经·2025-06-10 22:05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 - 福耀科技大学首年招生50人,预算8亿,从体制和机制上对标斯坦福大学 [1][5] - 新型研究型大学代表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具有高起点、投入大、高水平、国际化特点 [1][2] -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来需鼓励更多民营资本参与 [1][3] 招生与升学表现 - 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首次招生,物理类最低分624分(超本科线182分),最高分664分,与中山大学持平 [2] - 上海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84.3%,就业深造率90.4%,国内外深造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2][3] - 西湖大学提供本博连读机会,全员大三海外交流,2025年首次向浙江外5省市扩招 [3][4] 办学模式与专业设置 - 新型研究型大学采用"小而精"模式,专注前沿应用学科,如"新工科""新医科" [7][8] - 深圳理工大学首批设立七大学科交叉学院,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传统高校加速布局新工科,复旦大学2024年新工科招生计划超1000人(占全校28.5%),上海交通大学拆分成立四个新学院 [9][10] 民办高校特点 - 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如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均为非营利性,创办者无经济回报诉求 [5][6] - 巨额初始资金投入使民办高校具备高起点,师资、管理对标世界一流标准 [6]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钱塘大学等筹建中,定位直接瞄准研究型大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