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网融合为新能源消纳探路
经济日报·2025-06-11 06:06

车网互动试点成果 - 柳州供电局2024年吸引8家试点充电桩运营商参与低谷消纳响应,全年响应8797小时,累计响应电量63.34万千瓦时,获得补偿约16.54万元[1] - 车网融合互动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1] - 2023年8月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鼓励开展智能网联、车网融合等新技术研发[1] 行业发展现状 - 车网互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面临通信技术难题、技术标准缺失、市场化交易规则不完善等问题[1] - 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顶层机制设计、开展市场化实践等创新举措[1]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城乡一体的新能源基础设施[2] - 建设社区集群智能"有序充电+V2G"充放电场站,创新"多车一桩""分时共享"等模式[2] - 建立稳定的数据互联机制,确保车网互动资源精准聚合与高效交易[2] 政策机制设计 - 明确车网互动聚合商的并网运行技术规范与并网服务指南[2] - 建立精准响应实时需求的价格机制,解决充电运营商参与电力市场的难点[2] - 完善政策体系,填补规则空白,优化市场环境[2] 市场化实践 - 支持探索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的商业模式[3] - 借助数字化聚合平台,突破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统一的综合能源互联管控平台[3] - 探索"充电+多元服务"模式,提供增值服务,拓展新能源消纳商业价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