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肥下好科创先手棋
经济日报·2025-06-11 06:12

城市排名与产业表现 - 合肥在《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1名,较2024年上升4位,评估指标包括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维度 [1] - 合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量子科技企业,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拥有120余家企业 [1] -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710亿元,出口量攀升3.2倍 [1] 科技创新政策与布局 - 合肥确立"科技即产业"理念,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立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格局 [2] - 合肥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直投型种子基金,构建"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 - 合肥已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近300家,其中国家级65家,并培育高能级孵化器后备梯队 [2] 金融支持体系 - 合肥构建"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实施"共同成长计划",探索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科技保险补贴 [3] - 合肥联合头部投资机构设立近千亿元产业基金群,建立省市区联动的基金招商机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 [3] - 金融支持体系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驱动产业持续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