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政策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包含多条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 [4]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提升技能、强化开发式帮扶帮助低收入人群勤劳致富 [5] - 提出"8080"目标: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的社区 [5] 基本公共服务 - 提出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举措 [6] -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推进公共服务的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人才调配城乡一体化 [6]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 [5] 社会保障体系 - 重点推进完善各类人群参保政策,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研究制定更适合新就业方式和收入特点的参保政策 [8] - 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实施更加灵活的参保缴费方式 [8] - 稳妥有序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通过完善费率等政策稳步扩大试点范围 [8] 财政投入 - 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 [9]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9] - 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适当提高,超过3亿老年人将受益 [9]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99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00元 [9]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11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