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砍树卖钱到育林挣钱,吉林省探索“生态+”致富路
中国环境报·2025-06-11 07:35

吉林省生态经济发展 - 吉林省通过"生态+"创新实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形成保护与发展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1][2] -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地表水国考断面Ⅲ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89% 生态质量指数(EQI)为67.30 [2] - 全方位畅通"两山"转化渠道 推动生态与农业/文旅/工业/体育深度融合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人参及林下经济产业 - 抚松县人参产业实现品牌化发展 种植加工规范化使"园参"品质提升/农残降低 销售价格显著提高 [1] - 通化县红松产业进入盛果期 预计年产松子超100万斤 销售额超千万元 林药间作面积达2000亩 参籽单价约130元/斤 [4] - 抚松县作为长白山林下参核心产区 培育壮大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 加快生态产业化进程 [4] 森林生态经济体系 - 通化市通过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带动林下经济/红松产业 实现从"砍树卖钱"到"育林挣钱"的转型 [4] - 全省发展森林康养/栖息/旅游等新业态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5] - 长白山区域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 野生东北虎重现 中华秋沙鸭种群扩大 珍稀植物群落加速恢复 [7] 生态文旅产业升级 - 长白山年接待游客341万人次 打造四季全系列生态旅游产品 包括山/水/林/泽/雪等主题 [6][7] - 旅游产品深度融入"天人合一"生态文化 从观光游览升级为文化体验型消费 [7] - 生态保护成效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重释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