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环保活动与碳市场发展 - 六五环境日武汉市主场宣传活动在中碳登大厦举办,采用碳中和形式,展现绿色办活动理念 [1] - 活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美丽系列建设、生态承载力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个维度展开 [2]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工作人员解码美丽河湖、美丽蓝天、美丽乡村、美丽城市背后的绿色发展驱动力 [2] 环保成果与案例 - 武汉打造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完成长江(武汉段)、汉江(武汉段)岸线"体检",建立1842个排污口电子档案 [3] - 美丽乡村建设将污水塘变为"太空莲"种植基地,全市613个示范村建设生态网络 [3] - "武碳江湖"小程序已有公交、地铁、骑行等11类场景,累计160万用户,存储827万次减排行为,量化5.18万吨碳减排量 [3][14] 碳市场与碳普惠 - 中碳登累计交易6.53亿吨碳配额,成交额突破448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中枢神经" [13] - 全国碳市场覆盖80多亿吨碳排放,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1000多家企业 [13]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4.11亿吨,成交总额超百亿元,企业每年100%履约 [13] - 武汉碳普惠减排量7609吨纳入湖北碳市场交易,为企业带来减碳收益27万余元 [15] 低碳实践与创新 - 武汉成功举办"零碳马拉松",通过参赛选手和市民捐赠碳减排量抵消3030.22吨碳排放 [14] - 北湖街道发起碳中和公益活动,鼓励居民用个人碳减排量抵消街道办事处大楼碳排放 [15] - "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初现,吸引300多家涉碳企业和机构聚集,2024年武汉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12] 各区环保活动亮点 - 江岸区举办环保志愿者风采展,惠济路小学"长江小卫士"开展解放公园小微湿地水质监测 [16] - 江汉区开展低碳市集、"清洁家园"活动,推广微立方近零碳创新产业园技术 [19] - 硚口区设置环保宣传区、低碳打卡区、手作体验区三大特色区域,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21] - 汉阳区开展"守湖净滩"行动,凝聚环保合力共护湖泊生态 [23] - 青山区公众走进火电、钢铁企业,了解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26] - 洪山区开展"环保+普法"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品100余份、手册200余份 [27] - 蔡甸区组织环保科普讲座、"环境监测进社区",引导居民践行低碳出行 [28] - 江夏区打造"多彩江豚"生态画廊,通过墙绘形式宣传长江生态保护 [31] - 东西湖区设置绿色市集、环保擂台、护湖行动、法治护航四大主题板块 [34] - 黄陂区探寻污水变清水奥秘,展示生态治理修复成果 [35] - 新洲区开展"护豚净滩"行动,守护江豚栖息环境 [35] - 武汉经开区覆盖社区、商圈、产业园区、乡村等多元场景开展宣传活动 [38] - 武汉长江新区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普及绿色生活知识 [39] - 东湖高新区组织企业开展现场体验式普法宣传活动,推动企业主动治污 [41]
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共绘美丽武汉建设“同心圆”
中国环境报·2025-06-11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