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自购行为概况 -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宣布自购旗下产品,今年已有近百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 [1][4] - 头部基金公司如华宝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10家公司自购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 [4] - 4月7日市场回调后,安信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司自购权益类产品金额近4亿元 [4] 近期具体自购案例 - 天弘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自购天弘品质价值混合基金,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自购 [2] - 嘉实基金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2] - 东方红资管宣布将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员工认购同步进行 [2] - 博时基金将各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 [2]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认购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3年 [3] - 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3年 [3] 自购产品特点 - 近期自购多选择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尤其是首批浮动费率基金 [3] - 中欧大盘智选混合是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中唯一一只发起式基金 [3] - 发起式基金要求发起资金提供方出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并锁定3年以上 [3] 自购行为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60% [3][6] - 市场因素: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自购被视为市场底部信号 [5] - 行业转型:政策推动行业从"重营销"向"重业绩"转变 [6] 自购行为的意义 - 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5] - 对自身投研能力形成背书,展示穿越周期的信念 [5] - 加强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利益一致性 [1][5] - 改善产品资金流动性,提升基金运作稳定性 [5] 政策导向 - 中国证监会明确引导基金公司每年将利润约定比例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5] - 鼓励发起式基金发行,要求管理人自购不低于1000万元且锁定3年 [5]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自购权益类基金规模指标的加分幅度提升50% [6]
加强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基金公司密集自购
金融时报·2025-06-11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