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把思政讲堂开进西部山区
中国青年报·2025-06-11 11:06
教育帮扶成效 - 南京大学12年来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帮助培训基层干部5000余人次、技术人员7000余人次,并选派88名志愿者赴双柏县开展教育帮扶 [3] - 在南京大学帮扶下,双柏一中高考一本录取人数从2013年的3人增至2024年的74人,本科上线率达93%以上创历史新高 [3] - 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指导双柏一中学生持续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奖项,并创设首个机器人社团 [2] 教学方法创新 - 支教老师高俊丰通过调整教学方法,从注重拓展训练转向夯实基础知识,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1] - 讲师团成员吴沁宇采用互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职业规划,强调能力与责任的关系 [2] - 苏沈懿分享目标细化方法,通过分解大目标为小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成长案例 - 双柏县首位考入南京大学的学生苏沈懿返回母校分享备考心得,包括心态调整和考试技巧 [3] - 涂亚玲完成从"被支教"到"支教"的身份转变,提出"三大学习方法"并强调突破自我设限 [4] - 陈惠娟通过"生涯引领全链条菜单课"展示知识改变家乡、科技振兴乡村的可能性 [4] 科技教育拓展 - 讲师团在南京大学援建的双柏县科技馆启动"科创课堂",体验全息投影、VR太空舱等科技项目 [5] - 南京大学帮扶项目包括数字花卉产业园、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项目,展示科技振兴乡村路径 [4] 教育理念传播 - 高俊丰提出"因地制宜,从小处着手"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与本地化结合的重要性 [1] - 林煜鼓励西部青年"从课本知识走向更宽广世界",分享专业选择与视野拓展经验 [4] - 杨隆通过讲述大学生活乐趣与挑战,激励学生踔厉奋发追求学业进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