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与行业背景 - 2025年被定位为"促消费"关键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消费市场发展 [2] - 监管部门同步加强消费金融行业合规政策,包括个人信息保护、贷款催收行为规范等 [2] - 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强监管双重作用下呈现分化态势,部分机构通过创新突围,部分则面临转型压力 [2] 行业格局与业绩分化 - 31家持牌消金机构总资产规模达1.38万亿元,头部4家(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资产合计6388亿元,占比46% [3] - 24家披露营收的机构累计营收1138.6亿元,其中招联消金、蚂蚁消金、马上消金和兴业消金4家营收均超百亿元,合计577.97亿元,占比过半 [3] - 28家披露净利润的机构利润总和152.42亿元,前三名(蚂蚁消金、招联消金、马上消金)合计83.48亿元,占比55%,马太效应显著 [3][4] - 资本补充压力加剧分化,2024年行业盈利压力增大,股东增资力度减弱导致权益规模增速放缓 [4] 技术应用与场景创新 - 头部机构通过AI技术重构效率,如马上消金"天镜大数据平台"运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降低坏账率,招联消金AI风控体系实现毫秒级审批 [5] - 国务院2025年提出"人工智能+消费"战略,推动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发展 [5][6] - 场景金融成为竞争核心,苏宁消金围绕家电、3C等零售场景构建信贷链,兴业消金聚焦"银发经济"、"绿色家居"等新兴领域 [7] - 高价值场景布局成为趋势,业务价值密度、数据可用性及流程嵌入度是关键指标 [7] 监管政策与合规挑战 - 2025年4月"助贷新规"实施白名单机制,商业银行仅能与名单内机构合作,加速小型平台淘汰 [9] - 广州银行披露17家合作机构包括乐信、奇富科技等助贷平台及马上消金等持牌机构,承德银行合作名单含蚂蚁、京东系公司 [9] - 新规要求披露贷款主体、年化利率等关键信息,2025年已有5家消金公司收到罚单,合计罚款超520万元 [10] - 名单制管理强化行业分化,头部平台因合规能力、科技实力更易准入 [10][11] 未来发展方向 - 目标客群从传统优质群体扩展至新市民(如新质生产力企业员工、大学毕业生)及三四线城市居民 [11] - 构建"场景+金融"生态,覆盖电商、医疗、教育等高频民生领域,通过异业联盟实现多场景触达 [11] - 差异化定价与普惠化产品创新结合,对新兴客群适度减费让利 [11]
消费金融新知|业绩分化市场重塑,万亿消费金融市场的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2025-06-11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