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魔女”李蓓反思,到底错在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1 15:12

投资策略反思 - 过去两年业绩不佳源于对国内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理解不足 [1][2] - 错过小微盘、新消费、科技、医药板块导致权益收益平庸 [2] - 做多工业品决策错误但已在3月后减仓 [2] 核心优势 - 独立研究、严格风控帮助避开2015股灾、2021蓝筹泡沫、2023能源泡沫等市场风险 [2] - 擅长中国政策与结构性问题分析,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独特部分有深度理解 [2] 改进措施 - 加强外资跟踪以修正预判偏差 [3] - 精选个股Alpha,如地产央企分化下的标的 [3] - 持仓80%以上需满足低PB(市净率)、高股息特征,商品或国债期货优先选择正Carry品种 [3] 当前持仓结构 - 权益类占比55%-60%:低估值顺周期股(0.3PB建筑央企、5倍PE建材龙头)+股指期货(高贴水保护) [5] - 黄金占比10%-15%:对冲美元体系风险 [5] - 清仓工业品及负Carry国债期货 [5] - 40%长期个股多头持仓中80%同时具备顺周期、高股息、低市净率特征 [5] 组合对比 - 明确选择B组合:低估值资产如0.3PB建筑央企、5倍PE全球建材龙头、6倍PE低成本资源龙头 [4][5] - 拒绝高估值标的如10倍PB机器人概念股、100倍PE小微盘股 [4] 业绩表现 - 长期累计收益121.91%(2018-2025),远超沪深300指数的21.94% [9] - 近两年收益-15.63%跑输沪深300的0.97%,今年收益-3.66%略逊于指数的-1.55% [9] 公司背景 - 半夏投资为百亿级宏观对冲私募,专注跨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商品)及多向化投资(多空对冲套利) [7] - 策略依赖对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规律的宏观与微观印证 [7] 市场争议 - 宏观对冲策略近年择时失误:2023年误判地产复苏、2024年看空小微盘但后者创新高、清仓银行股后银行股价走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