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稻浪千重:一位中国农业专家的非洲守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11 16:18

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推广成果 - 中国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迎来新一季丰收,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 - 2007年启动的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已运营18年,培育出5个适应当地气候的高产、抗旱、耐淹、抗倒伏稻种 [1] - 杂交稻产量是本地稻的两到三倍,被当地农民称为"擦拉贝"(意为"最好的东西") [1] 技术推广与本土化进程 - 通过对比种植示范打消农民疑虑,采用田间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的方式推广技术 [1][3] - 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推广杂交水稻面积达9万公顷,成为非洲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2] - 胡月舫团队在马希齐镇农业专业培训中心每月开展理论教学,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3] 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 - 中国专家已举办数百场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间接传授技术给数万农民 [3] -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认可中国技术对实现水稻自给和粮食安全的贡献 [3] - 本土化制种项目正在推进,目标包括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和完成种子本地化生产 [4] 长期战略与行业意义 - 项目坚持18年,克服气候多样性和文化差异,实现从育种到推广的全链条技术输出 [1][4] - 技术推广直接提升农民收入,部分农户从温饱不足到有余粮销售并扩大生产 [2] - 项目承载"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愿景,持续推动非洲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