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伦敦谈判激烈博弈,美方首席代表提前离场,连夜赶回美国复命
搜狐财经·2025-06-11 21:45
中美伦敦谈判进展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前离场,谈判工作由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继续推进 [1][2] - 双方已原则上达成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贸易框架,核心条款谈判基本完成 [2][7] - 贝森特作为牵头人的阶段性任务结束,后续技术性细节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接手 [6][8] 谈判成果与策略 - 美方考虑取消近期出台的芯片、乙烷及核材料等领域限制措施 [4] - 中方以稀土管制为杠杆,精准命中美国军工复合体供应链软肋 [4] - 美方首次同意将出口管制议题纳入协商范围,展现罕见务实态度 [4] - 中方批准对美国三大企业稀土出口,但仅限于民用领域并保留收紧权利 [10] 美方谈判策略调整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主导新议题,显示特朗普政府对华策略转向出口管制 [11][12] - 美方试图通过"规则捆绑"手段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从单边关税转向制度性限制 [14] - 卢特尼克要求中国全面开放稀土出口,仅同意"放宽"而非取消技术限制 [16] - 特朗普政府内部决策链条重组,后续谈判将更聚焦技术主权和供应链安全 [27] 稀土与供应链博弈 - 美国军工复合体对稀土依赖程度远超预期,F-35战机等生产因短缺陷入停滞 [4] - 中方采取"审批制+限量放行"模式,要求美企申报用途并接受监督 [16] - 双方在稀土换技术大框架上达成默契,剩余工作主要是程序性文件签署 [10] 美国内政治因素 - 贝森特可能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显示特朗普对货币政策控制权的争夺 [21][25] - 贝森特若上任可能更配合政府降息诉求,引发对美联储政治化的担忧 [25] - 权力转移预示中美后续谈判将更聚焦技术主权而非单纯关税调整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