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担忧“60天账期承诺”可操作空间大,车企如何履约仍需细化
第一财经·2025-06-11 22:03
行业动态 - 17家头部自主品牌车企联合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旨在解决供应商账款被拖长的困局 [1] - 行业存在对60天账期承诺能否落实的疑虑,包括账期计算起点(交货日/验收日/开票日)和结算方式(现金/非现金)不明确 [1] - 近三年国内汽车价格战导致整车厂频繁倒逼上游供应商降价并延长支付账期 [1] 供应链问题 - 供货付款流程包含交付、验收、开票、支付四个环节,车企可通过延长交付或验收时间变相拖延账期 [1] - 部分车企采用承兑汇票结算,供应商需等待数月才能兑现,可能被迫通过私下交易票据维持现金流 [1] - 行业分析指出,仅承诺60天账期不足,需明确交付-验收-开票-支付全流程时间节点以防止腐败和变相拖延 [2] 车企表态与执行 - 比亚迪董秘称行业中存在账期超过200天的车企,暗示其账期相对合理 [2] - 多数车企的"60天账期承诺"仅简单提及,未公布具体执行细则,仅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明确拒绝使用商业承兑汇票 [2] - 车企表示后续将内部明确各环节执行标准,但不会对外公示 [2] 财务影响 - 延长供应商账期对车企相当于获得"免息贷款",可规避银行利息并将财务成本转移至供应链 [2] - 供应商可能需支付额外费用加速验收以获取货款,加剧资金压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