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持续推进“收存转保” 有效盘活存量商品房
证券日报·2025-06-12 01:06
政策推进概况 - 全国约90城(区)发布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公告[2] - 多地建立统一框架:地方国资平台作为收购主体 以保障房建设成本加合理利润为定价基准 优先收储中小户型(单套≤70平方米占比≥70%)达标房源[1] - 典型案例包括沈阳常态化收购公共租赁住房 大理经开区要求小户型占比超70% 盘锦以同地段保障房重置价格(土地+建安成本+≤5%利润)为上限[1] 项目落地进展 - 杭州安居集团完成万科河语光年府2幢产权转移 成为该市首个存量转保障房项目[2] - 合肥安居控股完成蜀山"西宸原著"项目产权交割 实现当地政策首单落地[2] - 浙江、四川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收购 南充仪陇县部分房源转作配售型保障房[2] 资金支持机制 - 资金来源包括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专项债券等[3] - 专项债券利率1 3%-2 13% 期限10-30年 为当前成本最低 周期最长的融资方式[3] 行业趋势展望 - "收存转保"模式通过市场化收购盘活存量资源 优化供给结构 具备政策持续性与财务可行性[2] - 随着征集节奏加快和资金配套完善 下半年政策或迎来更大规模落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