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长期大额存单加速“退场” 传统稳健理财路径面临重塑
证券日报·2025-06-12 01:11

中长期大额存单市场调整 - 多家大中型银行及城商行已全面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三年期产品也逐渐消失,目前在售产品最长期限普遍为两年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及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均不再提供五年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仅剩一年期产品且设有限制条件 [2] - 三年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部分银行需向总行申请且仅限新转入资金 [2] 利率深度调整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跌至"1字头",两年期以下产品年利率在0.9%至1.4%区间,三年期产品年利率为1.55%至1.75% [2] - 五年期大额存单几乎绝迹,仅民营银行保持相对较高利率 [2] 银行负债成本压降动因 - 银行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主要为规避高成本存款,压降付息成本,反映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结构性转变 [3] - 此举将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但加剧负债端短期化趋势,对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3] 银行经营模式转型方向 - 负债结构轻型化:银行将拓展短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及短期理财以替代长期大额存单 [3] - 收入模式调整:存款利率下降可能推动居民财富向低风险理财转移,提升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占比 [3] - 未来银行可能减少对长期高息负债依赖,转向短期低成本工具,并通过"白名单"机制实现定价分层化 [4] 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 - 推出"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存款或混合产品,平衡安全性与收益性 [5] - 打造"存款+理财"一站式账户,整合财富管理服务 [5] - 构建存款与养老、教育等场景结合的生态闭环,推出高净值客户专属产品 [5] - 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