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警惕尾款涨价 留意电商专供
广州日报·2025-06-12 04:12

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 电商平台提前启动"6·18"大促活动,建议消费者理性规划购物清单并设置预算上限 [1] - 建议使用第三方比价工具查询商品半年内价格走势,警惕"尾款涨价"等预售条款问题 [1] - 日用品囤货建议不超过3个月用量,需注意商品保质期 [1] 直播带货与消费风险 - 直播购物需警惕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建议优先选择品牌官方直播间或口碑好的主播 [1] - 建议查验主播公示的产品检测报告或授权,不轻信"保证功效"等营销话术 [1] - 消费者应全程录屏取证,重点记录主播对商品价格、功效、促销规则的承诺 [1] 电商专供商品甄别 - "电商专供"商品可能存在品质差异,建议优先在品牌官网、旗舰店或授权店铺购买 [2] - 发现价格低于市场常规款时需主动咨询,比较线上线下同款商品的完整型号和核心参数 [2] - 购买单价较高商品前可先到实体店体验同系列商品,综合考量线上渠道价格与用户评价 [2] 保价服务与价格管理 - 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保价规则,确认保价覆盖范围及条款限制 [2] - 需截屏保存商品页面标价及促销信息(含日期)作为价格变动证据 [2] - 注意保价申请时效,部分商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主动申请 [2] 以旧换新流程优化 - 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APP或微信"粤焕新"小程序查询补贴品类及金额 [3] - 下单时需明确回收旧货与配送新货的流程顺序 [4] - 线上回收建议优选平台官方合作的回收商家,并留存估价标准和沟通记录 [5] 商品验收与隐私保护 - 处理手机、电脑等商品时需进行格式化处理或恢复出厂设置以保护隐私 [6] - 收货时需核对商品的生产日期、合格证、保修卡等凭证并测试基础功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