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基金布局战新产业 - 中国国新设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国新创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300个,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国国新投资覆盖9个战新产业,包括现代产业链"链长"项目17个(金额超40亿元)、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51个(金额超180亿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177个(金额超510亿元)[2] - 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等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2] - 中国石化设立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首期50亿元),专注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投资,为国内最大氢能专项基金[3] 地方国资基金动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基金,其中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改革与现代化产业建设[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拟投资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4] - 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私募基金,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荣耀等共同出资[4] - 广汽集团在重庆设立1.1亿元智联私募基金,并在苏州新设广祺智行产投基金[4] 容错机制创新 - 广州开发区科技母基金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100%亏损,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7] - 深圳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天使基金,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7]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以支持硬科技长期投资[7] 行业趋势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战新产业的核心工具,推动国有资本向战新产业集中[3] - 地方通过引导基金、跨区域合作、"园区+创投"等模式形成资本合力,拓展产业链并创新融资渠道[4][5]
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