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府“搭台”有效激活赛事市场需求
消费日报网·2025-06-12 10:32

赛事影响力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迅速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 [1] - 赛事门票瞬间售罄,单场上座超万人,场外人流如春运般拥挤,这些以往只在顶级赛事中才有的场景在"苏超"成为常态 [1] - 赛事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3] 地域特色与赛事魅力 - "散装江苏"的地域特色被转化为赛事流量爆点,城市间的差异和竞争关系映射到足球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 [2] - 宿迁与徐州的"楚汉之争"、苏州和无锡的"太湖归属权之战"等充满趣味的比拼激发了观赛热情 [2] -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展现了13座城市的好胜心,是江苏奋进有为精神的体现 [2] 经济带动效应 - 端午节期间,常州、徐州、镇江针对客队市民推出景区免票优惠政策 [3] - 盐城、南京、泰州结合票根定制了"看球+旅游+美食"等文体旅套餐 [3] - 9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动了文旅消费增长 [3] 成功因素分析 - 2021年江苏苏宁队解散后,江苏高水平足球赛事长期空缺,市场存在供给缺口 [4] - 赛事精准抓住了竞技体育的核心,契合了球迷对激烈竞争和精彩赛事的朴素需求 [4] - 政府"搭台"、民间"主演"的模式,贴合市场真实需求的定位,结合地域特点放大活动效应是成功关键 [4] 行业对比 - "村超""村BA"已取得显著成功,带动当地旅游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3] - 广东龙舟比赛凭借专业性和观赏性成为热点,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3] - "浙超"发展近十年,"粤超"2018年升级为主客场赛制,但知名度不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