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思达“高买低卖”的资产虚不虚?控股股东“低吸高抛”有无资本套利局
公司并购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15-2021年累计并购规模超250亿元,主要交易包括2016年以27亿美元(约170亿元)收购利盟国际、2021年以66亿元收购奔图电子 [5] - 十年累计营收近2000亿元,但净利润亏损10亿元,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4][7] - 利盟国际年均贡献收入150亿元,但营业利润率最高不足3%,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78.84亿元 [9][17] 资产出售与财务风险 - 拟以0.75-1.5亿美元出售利盟国际,较100亿元历史投资额缩水90% [13] - 2024年末公司商誉余额135亿元,其中利盟国际相关商誉占比95.4%,2020-2022年营收下降但未计提减值 [15][17] - 出售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70%降至50%以下,但营收规模和归母净利润将显著下降 [22][23] 关联交易与估值争议 - 奔图电子2018年资不抵债(净资产-739万元),2019-2021年净利润飙升至6.79亿元,2021年以66亿元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 [26] - 奔图电子2019-2020年向关联方采购占比最高达44.95%,主要来自利盟国际 [27][28] - 奔图电子净利率(15-20%)显著高于利盟国际(<3%),但2023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仅80.73% [12][29] 股东结构与资本运作 - 实控人汪东颖等通过赛纳科技持股28.82%,合计控制超30%股权 [3][5] - 2023年12月回购922万股,耗资2亿元,成交价区间18-29.99元/股 [1] - 当前股价22.21元较历史高点下跌超60%,市场对回购等维稳措施反应平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