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宣布将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 转而充分利用全球现有过剩产能 [1] - 预计到2028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65% 若市场需求进一步疲软可能降至60% [5] - 中国国内市场总体汽车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上 但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 现有燃油车产能至少3000多万辆 新能源车已建成2000多万辆产能 [7]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8年的7 3%滑落至2024年的4 3%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 9% 远低于工业5 6%的平均水平 [7] - 2024年汽车行业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接近2000亿元 [7]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吉利控股集团自2010年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 先后入股马来西亚宝腾汽车 英国路特斯跑车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 英国阿斯顿·马丁 [3] - 2024年吉利汽车产销突破3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首次跨越千万辆大关 汽车出口逼近600万辆 [3] - 吉利通过近二十年海外布局实现从资本出海到技术出海的质变 2023年5月实现空间导向型纯电架构SOA技术架构出海 [13] - 2024年2月与法国雷诺签署框架协议 扩大在零排放 低排放车辆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 [14] - 吉利提出五大战略支柱 包括坚持不盲目扩张 持续提高产能利用率 有效降低成本 [14] 行业趋势与未来 - 过去40多年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 新全球化时代是在区域化 本土化 碎片化基础上形成的全球化投资贸易 [3] - 未来世界传统汽车行业只有2—3家企业能活下来 [14]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从产能扩张转向效率提升 [16] - 汽车工业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 跑得快者不一定是有耐力的选手 [4] - 国家多个部委针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展开整治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8] 公司文化与理念 - 李书福将汽车比作"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强调汽车有"根"文化 无论技术如何变革 基本结构不变 [9] - "根"文化是吉利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通过全球投资收购寻找有优秀基本功的根基 [10] - 吉利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展开深度技术合作 学习掌握汽车产业马拉松路径 形成有世界级水平根基的吉利汽车产业群 [11] - 在新全球化时代 吉利既要为中国用户服务 又要为全球用户服务 发挥世界汽车"根文化"优势 [16]
李书福不再新建工厂背后:中国汽车需要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