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账期承诺与供应链现状 - 17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这是首次公开寻求解决供应链长账期压力的方案 [1]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金额连年上升,部分企业在十年间翻了10倍以上 [1] - 2024年三季度末,比亚迪、长城、上汽等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45天、153天、177天,普遍高于特斯拉、通用、大众等国际车企 [1] 账期承诺的执行问题 - 60天账期可能仅指开发票后60天内给承兑汇票,而非实际现金支付 [2] - 车企普遍采用承兑汇票结算,特斯拉是唯一采用现金支付的车企 [2] - 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兑付风险,部分车企利用其深度绑定供应商 [2][3] 结算方式与金融工具 - 大型车企拥有供应商金融平台(如比亚迪的迪链、长城的链),通过电子凭证转单收取手续费,加剧中小企业资金链风险 [3]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不得强制使用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账期,但目前仅上汽和北汽明确响应 [3] - 若车企全面放弃商业承兑汇票,多数将面临现金流吃紧问题 [4] 价格战对供应链的传导效应 - 车企前端价格战导致降本压力向供应链逐级传导,汽车板已基本无毛利,部分主机厂要求降价超10% [6] - 汽车行业年降标准从2%-5%升至10%,成本削减体现为材料质量下降、工人收入减少等 [6] - 供应链内卷现象未根本解决,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价格战持续将恶化行业生态 [7] 行业理想生态愿景 - 呼吁车企与供应商建立共赢关系,摒弃唯价格论,保障合理利润以支持研发和可持续发展 [8][9] - 提出透明化成本、共享降本收益、电汇结算等具体措施,参考传统汽车强国健康产业生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