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经济行业分析 - 2025年"陪伴经济"迅速升温 闲鱼平台上的"地陪"服务搜索量和交易额大幅增长 成都、北京、哈尔滨等城市表现突出 [1] - 五一期间"成都地陪""泰山陪爬"等关键词订单猛增 小红书、抖音相关内容浏览量破亿 [1] - 大学生成为服务主力 主要提供陪散步、吃饭、聊天等基础陪伴服务 时薪约8元/小时 日薪约200元 [1][2] 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 - 主要客户为25-29岁职场新人 占比最高 40岁以上客户仅占极少数 [21] - 客户需求集中在情绪陪伴(占比约60%)和基础生活陪伴(占比约40%) 包括吃饭、逛街、看展等场景 [22][26] - 约75%客户选择本地服务 更看重服务者的年轻特质(00后占比85%)和价格敏感度(时薪8-15元) [20][22] 平台运营模式 - 闲鱼成为主要接单平台 采用"半公开"交易模式 聊天记录和订单可留痕 [16] - 服务者分为三类:有车族(日薪300-400元)、专业技能者(如钢琴十级)、基础陪伴者(日薪200元) [11] - 约30%订单会转入微信等私域沟通 主要涉及隐私需求 [6][16] 市场发展特征 - 行业呈现"轻社交"特点 82%订单时长在2小时以内 强调短暂、匿名的连接 [28][30] - 复购率约15% 主要来自情绪陪伴需求稳定的职场女性客户 [17][18] - 风险事件发生率约8% 包括酒托、隐私侵犯等安全隐患 [5][24] 行业痛点与趋势 - "绿色"边界模糊 约12%订单涉及灰色需求 平台监管难度大 [15][17] - 服务标准化程度低 45%客户对服务质量不满 与AI攻略同质化严重 [7][13] - 行业呈现季节性波动 节假日订单量可达平日3倍 [1][22]
200 元 / 天,我在闲鱼上当明码标价的 “临时朋友”
36氪·2025-06-12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