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激活历史遗存当代价值
中国发展网·2025-06-12 16:55
文旅融合创新 - "东坡行旅"作为中国文物主题游径首条试点,串联10省18城东坡遗址遗迹,形成"文物保护—文旅融合—文化传播"创新路径[1] - 眉山已建成智慧导览系统、游径标识系统试点,实施8个文物保护展示项目,推出4条精品研学线路,累计接待游客443.87万人次[1] - 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将"东坡行旅"列为首条建设试点,为三苏文化创造性转化赢得先机[2] 规划与投资 - 眉山市编制完成《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以苏东坡人生阶段为脉络串联全国遗址遗迹[3] - 制定城市单元建设推进方案,锁定近三年16个具体项目,总投资5.7亿元[3] - 构建"两个片区"、"五个组团"空间格局,聚焦"人生底色,少年才情"主题[4] 文化价值挖掘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时强调三苏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例证[2] - 各城市差异化定位:黄冈展现苏轼"心灵蜕变",惠州呈现资源整合框架,儋州挖掘海南谪居文化贡献[5] - 学术研究为游径提供理论支撑,编纂《苏轼书法全集》,"三苏系统性研究"入选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6] 科技赋能体验 - 运用全息投影、VR等多媒体技术,将艺术与数字科技深度整合,实现可感知、可交互的观展体验[5] - 升级智慧导览系统,打造"一屏尽览东坡万里行迹"数字化体验[6] - 突破静态展示模式,通过智慧导览、研学线路实现文物动态叙事转型[4] 跨区域协作 - 18个东坡遗址遗迹城市代表齐聚眉山,共同探讨激活历史遗存当代价值[1] - 各城市明确创新方向:惠州打通罗浮山与古城片区断点,黄冈强化沉浸式体验[6] - 国家文物局强调需兼顾历史真实性与体验创新性,让文物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