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打响“账期战”
华尔街见闻·2025-06-12 18:23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行业过去三年深陷"价格战",全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至3 9%,逼近生存红线[2][14][15] - 2025年6月1日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0天[6] - 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多次发声整治汽车行业"内卷",支持中汽协《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6][7] 车企行动 - 6月10日晚起,广汽、东风、一汽、长安、吉利、奇瑞、赛力斯和比亚迪等超过10家车企在12小时内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内[2][5] - 上汽和北汽进一步承诺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不合理结算方式[10] - 车企集体行动引发资本市场积极反应,6月11日汽车及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比亚迪、上汽等涨超2 5%[7] 供应链现状 - 此前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高达170天以上,部分超过240天,远高于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的40-50天水平[8] - 供应商长期面临资金压力,有内饰厂反映为某些自主品牌供货账期更长且难以获得应有尊重[8] - 供应商对"60天账期"承诺持谨慎乐观态度,关注起算点(交付日/验收日/开票日)和执行细节[9][10] 财务影响 - 比亚迪2024年底应付账款2440亿元占营收31%,平均付款周期127天;吉利应付账款1824亿元周期127天;赛力斯应付账款685亿元占营收47%周期166天[12] - 理想汽车应付账款536亿元占营收37%周期165天,新势力普遍付款周期较长[12] - A股TOP10车企中仅长安汽车"(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经营性负债)/总资产"为正,部分车企经营性净负债占总资产比例超70%[12][13] 行业趋势 - 2025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5 7%,但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4 3%降至2025Q1的3 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4][15] - "账期战"将加速行业洗牌,财务基础薄弱车企面临淘汰,头部车企凭借健康现金流更具优势[13][15][16] - 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竞争焦点转向内生增长动力和效率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