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Agent大战开启,字节跳动欲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2 21:12

AI Agent成为下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形态 - AI正从"对话"走向"行动",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执行,AI Agent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形态 [1] - OpenAI将AI Agent定义为以大语言模型为大脑驱动的系统,具备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2] - 传统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依赖用户提示词,而AI Agent代表新一代人工智能形态,能够自动化执行复杂任务 [2]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 Agent - 海外巨头OpenAI、谷歌、微软等动作频频,中国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凭借本土化场景加速追赶 [1] - 2024年OpenAI、Anthropic、微软、谷歌等相继发布Agent进展 [2] - 2025年可能是"Agent应用元年",行业关注开发范式转型和基础设施升级 [3] 中国科技公司AI Agent布局 - 字节跳动启动"扣子空间"产品内测并开放测试,定位为通用Agent平台 [3][6] - 百度发布心响APP,首个移动端通用超级智能体APP [3] - 阿里巴巴开源自主搜索AI Agent WebAgent [3]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SuperAgents [3] 字节跳动"技术+场景"生态化打法 - 2023年聚焦基础大模型研发,2024年探索多模态能力,2025年转向AI Agent生态构建 [6] - 推出"扣子空间"通用Agent平台,具备多模态交互、任务规划和工具调用能力 [6] - 发布豆包大模型1.6、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1.0pro等新模型,升级Agent开发平台 [7] - 豆包1.6输入价格0.8元/百万tokens,输出8元/百万tokens,成本为豆包1.5的三分之一 [7] - Seedance1.0pro模型每千tokens仅0.015元,生成5秒1080P视频只需3.67元 [7]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空间 - 产业正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AI时代演进,技术主体从"网页/APP"变为"智能体" [1] - 开发范式从"程序员定义规则"转向"模型自主规划" [1] - 2025年全球AIGC技术渗透率将突破40% [5] - AI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4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4.8% [5]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北美云厂商关注高效部署模型和Agent,B端厂商聚焦Agent创建和管理平台 [4] - 国内互联网大厂通过通用Agent产品抢占用户,B端企业类似北美模式 [4] - 创业公司选择套壳工具模式或垂类深耕,避开与大厂正面竞争 [4] - 字节跳动AI Agent商业化呈现"自上而下"特征,攻坚头部行业同时普惠中小客户 [8]